《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鲁迅通过对其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孝道的批判和对白话文的捍卫。以下是一些好词好句及其赏析:
好词: 决不改悔:
表达了一种坚定的决心,即使面临极大的困境或后果,也不会改变初衷或后悔自己的行为。
洪水猛兽:用来形容危害极大、难以对付的事物,这里比喻反对白话文的人对白话文的危害。
体无完肤:形容受到严重的打击或批评,狼狈不堪。
千奇百怪:形容事物繁多、奇特,这里用来形容《二十四孝图》中各种孝子的故事。
枯燥:形容内容乏味、无趣。
苏醒:从沉睡或昏迷中醒来,这里比喻对白话文的觉醒和认识。
欢喜:形容非常高兴、愉快。
无法可想:形容事情出乎意料,难以想象。
牛头马面:形容鬼怪的面貌,这里用来形容极端恐怖或凶恶。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喜悦。
感天动地:形容非常感动,足以感动天地。
出乎意料:形容事情的发展超出预料。
年幼无知:形容年纪小,没有知识或经验。
黄香扇枕:形容孝子黄香夏天用扇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
陆绩怀桔:形容孝子陆绩在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用橘子招待他们。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准备带回家给母亲吃。
哭竹生笋:形容孝子王裒的母亲死后,他因极度悲伤而哭倒了一棵竹子,结果从地下长出了新的竹子。
感动天地:形容非常感动,足以感动天地。
卧冰求鲤:形容孝子王祥在冰天雪地里卧冰求鲤,以表达对母亲的孝心。
不肯罢休:形容决心坚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千奇百怪:形容事物繁多、奇特,这里用来形容《二十四孝图》中各种孝子的故事。
象牙之塔:形容虚幻、不切实际的事物。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正大的样子。
睚眦之怨:形容极小的怨恨。
好句: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这句话充分表达了鲁迅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倾向的尖锐抨击和仇恨。
“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这句话表明了鲁迅与复古派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
“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这句话表达了鲁迅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这句话表明了鲁迅捍卫“五四”文化革命成果的坚定立场。
“这些话,绅士们自然难免要掩住耳朵的,因为就是所谓‘跳到半天空,骂得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而且文士们一定也要骂,以为大悖于‘文格’,亦即大损于‘人格’。”这句话夸张、犀利地揭露了复古派极力反对白话的丑恶形象。
“然而在跌下来的中途,当还未到地之前,还要说一遍:——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这句话再次表明了鲁迅捍卫“五四”文化革命成果的坚定立场。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细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小学生的同情以及对复古派阻碍了孩子看书的乐趣的批判。
“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