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是中国传统农历中重要的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炎热开始。以下是一些关于入伏的谚语: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
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
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无处走;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头伏馄饨二伏茶。
头伏火腿二伏鸡。
头伏有雨,伏伏有雨。
伏头,晒伏尾,入伏下雨三伏旱。
伏里没雨,谷里没米。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伏里多雨,囤里多米。
伏天雨丰,粮丰棉丰。
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
九里的雪,伏里的雨,吃了麦子存了米。
伏天大雨下满塘,玉米、高粱啪啪响。
早入伏雨涟涟,晚入伏旱了田。
不怕入伏晴,就怕入伏淋。
头伏漏,枯死豆。
雨打伏头,晒死牯牛。
淋初伏,晒末伏。
初伏下雨,后伏旱。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黑云接得低,有雨在夜里;黑云接得高,有雨在明朝。
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31. 伏里雨多,稻里米多。
32.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33.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34. 伏旱伏旱,并不少见。
35. 淋伏头,晒伏尾。
36. 三九不冷,三伏不热。
37. 遇到伏旱,赶快浇灌。
38.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39. 扇子不离手。
40. 拭汗如出浴。
41. 头戴秋叶舞。
42. 乘凉入佛寺。
43. 床头寻被单。
44. 思量盖夹被。
45. 家家打炭墼。
这些谚语不仅反映了入伏期间天气的变化和农事活动,还蕴含了丰富的民间智慧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