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内涵
思想与信仰:廉洁文化首先是一种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和信仰,它反映了个体和集体对于廉洁行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
知识与文化:包括有关廉洁从政的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社会评价:廉洁文化还包括社会对廉洁行为的评价和反馈,这种评价可以来自公众、媒体或政府等。
执政理念:廉洁文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阶级或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
党性原则:中国共产党人的廉洁文化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彰显了克己奉公、崇廉拒腐、尚俭戒奢、甘于奉献的价值理念。
外延
广泛性:廉洁文化建设不仅局限于政府官员,它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包括企业、学校、家庭等。
长期性: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创新。
社会性:廉洁文化建设需要动员社会各种力量、统筹各种资源去开展,不仅仅是纪检监察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教育性: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普及廉洁文化,提高公众的廉洁意识和行为准则。
制度性:廉洁文化建设需要制度保障,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来规范和引导廉洁行为。
综上所述,廉洁文化建设的内涵包括思想与信仰、知识与文化、社会评价、执政理念和党性原则等方面,而外延则涵盖广泛性、长期性、社会性、教育性和制度性等多个维度。通过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