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而不立”出自 《论语·颜渊》,原句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它们靠什么行走呢?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也曾提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话强调了信用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信用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石。
此外,孔子还通过其他弟子和场景阐述了信的重要性,例如在《论语·颜渊》中,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提到“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意思是民众的信用与充足的粮食和强大的军队是孔子治理国家和强国的重要基础,但即使去除了粮食和军队,也不能使民众失去信用,因为信用是根本。
这些论述都表明,信用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个人品德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撑。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