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理工伤并拿到劳动能力鉴定书后,下一步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核对鉴定结论
仔细核对劳动能力鉴定书的结论,确保没有错误或遗漏。如果对鉴定结论(级别)不服或有疑义,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结论申请。
估算赔偿数额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书的结果,结合自己的月工资和单位协商索赔。具体赔偿项目可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工资、伙食补助费、交通费、营养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处理赔偿事宜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用人单位服从工伤认定,可以进行两级鉴定,劳动能力等级鉴定。社保基金支付部分按行政支付出现要求支付,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保险待遇,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如果对于劳动仲裁的最终决定不满意,可以在15日内提出诉讼请求。
提起诉讼: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申请强制执行: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向社保局申请工伤待遇,需要提交工伤认定书、伤残鉴定结论、医疗费用发票等资料。
申请停工留薪期确认
根据工伤认定结果确定的停工留薪期,向用人单位申请停工留薪期待遇。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申请伤残鉴定
如果工伤导致残疾,需要进行伤残鉴定。申请伤残鉴定时,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等材料。
与用人单位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
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那么受伤职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建议:
在整个过程中,保留好所有相关的医疗记录、费用发票、鉴定结论等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或法律机构,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