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里科夫性格及命运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深层原因:
心理因素
心理变态:别里科夫的双重性格,如守旧与嫉新、胆怯与挑衅、怕人与害人的矛盾表现,是其心理变态的结果。这种心理状态可以从精神分析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找到依据。
时代背景
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生活的时代是沙皇专制制度下,俄罗斯没有独立的司法系统,沙皇拥有绝对的权威。这种制度导致社会缺乏自由和理性,人们生活在恐惧和压抑之中。别里科夫对政府的文书、法令等相关公文、告示格外重视,生怕一不小心触犯政府的禁忌,正是对沙皇制度生杀予夺的权利和高威严的恐惧所致。
社会环境
社会保守氛围:在沙皇专制制度的影响下,社会各个阶层普遍存在着对变革的恐惧和保守态度。别里科夫的形象正是这种社会氛围的产物。他的孤僻、保守顽固和对新事物的恐惧,都是这种社会环境的反映。
个人经历
长期压抑:别里科夫长期受沙皇制度的钳制,从思想到言行都被固化。他在自己的生活圈、工作圈里释放自己对政府政策的解读,并影响周围的人,如学生不敢违反纪律、教师不敢骑自行车、教士不敢吃荤等。这种长期压抑的生活状态使他的性格更加孤僻和保守。
哲学思想
存在主义绝望:俄罗斯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舍斯托夫曾指出,契诃夫是绝望的歌唱家。别里科夫的形象也反映了这种绝望情绪,他对生存状态的绝望和对社会变革的恐惧,使他的性格更加悲观和消极。
综上所述,别里科夫的性格及命运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心理因素、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和哲学思想。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一个胆小怕事、保守顽固、对新事物充满恐惧的“套中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