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如下:
虞舜
性格特点:以德报怨,勤劳智慧,有恒心。
故事: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他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仲由
性格特点:重感情,有毅力,直率勇敢。
故事: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早年家中贫穷,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孔子赞扬他“生时尽力,死后思念”。
闵损
性格特点:逆来顺受,以德报怨,委曲求全。
故事: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但他仍然孝顺。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
曾参
性格特点: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
故事: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老莱子
性格特点:性格诙谐,对父母非常孝顺。
故事: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
郯子
性格特点: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
故事:春秋时期郯国人,以孝顺闻名。他的故事是“鹿乳奉亲”。
刘恒
性格特点:有孝心,且谨小慎微,忍让低调。
故事:汉文帝,以孝心著称。传说他亲尝汤药,以表达对母亲的孝敬。
这些人物形象在《二十四孝图》中通过不同的故事和情节展现了各自的孝道和品德,成为中国古代孝文化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