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友谊的典故古文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典故及其出处:
高山流水
典故内容:春秋时期,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出处:《列子·汤问》。
管鲍之交
典故内容: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二人之间发生了种种故事,后来回归到一起。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出处:《列子·力命》。
刎颈之交
典故内容: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鸡黍之约
典故内容: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年那月,一个叫张勋的书生,和一个叫范式的书生在赶考途中相识,并结为好友,并邀请他两年后到家中相聚。到了约定的日子,张勋让母亲备好饭菜,迎接朋友的到来。虽然远隔千里,但张勋相信朋友不会爽约。果不其然,虽然图鲁中遭遇了洪水等阻碍,朋友还是坚持履行诺言,如期而至。于是多日不见的二人鸡黍相待,共诉衷肠。
出处:《后汉书-独行列传》。
金兰之契
典故内容: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在诗人看来,他与朋友的友谊,就像山涛,嵇康与阮籍那样,一见如故,颇有默契,情谊深厚,如金石般坚固,又似兰花般芬芳。
出处:《世说新语·贤媛》。
这些典故都体现了友谊的珍贵和深厚,通过不同的故事展现了朋友之间的忠诚、信任、支持和理解。希望这些典故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友谊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