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名言名句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一些叶圣陶的教育名篇摘抄:
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
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人之精爽,负于血气,其发露于五官者安得皆正?不得明师良友剖剥,如何得去其浮伪而归于真实?又如何得能自省、自觉、自剥落?人谁无过,过而能改,
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更重要。
“凡为教,目的在于到达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那末与此相违也”
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开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到达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到达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关于教育的见解,千差万别,可是扼要地区别起来,也很简单。大致可以分为相反的两派。就教育的目标说,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工具,另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人,独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浅陋的人。
31. 我们更应该纠正的是对于考试的根本态度。现在有人要用考试为一个个的圈儿,把读书人的心拴住;被考试者则把它看作一道道的关口,希望能侥幸通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