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写《朝花夕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社会背景: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社会黑暗,人民没有民主和自由。鲁迅通过写《朝花夕拾》来表达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个人经历:
鲁迅在1926年曾在厦门、北京等地居住和创作,期间经历了许多波折和迫害。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提到,写作这些文章是在“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的时候”,表明他在动荡和压抑的环境中,通过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寻求一丝安慰。
情感抒发: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不仅表达了对旧势力的嘲讽和抨击,还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这些文章借题发挥,影射和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创作环境:
在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不断躲避反动派的追捕,生活颠沛流离。他在《故事新编》中提到,写作《朝花夕拾》是“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的时候”。
综上所述,鲁迅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写《朝花夕拾》,既是对旧社会的有力批判,也是对自己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和情感的抒发。通过这部作品,他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成就,也在精神层面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启迪。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