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在耳聋之后坚持创作的故事非常感人,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片段:
绝望与决心
贝多芬在逐渐失去听力的过程中,经历了极大的痛苦和绝望。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最可怕的遭遇!”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反而以坚强的意志决定继续创作。
创作《第九交响曲》
1824年,贝多芬在指挥《合唱交响乐》时,全场向他发出的喝彩声他都没有听见,直到有人拉着他的手示意他转向观众,他才意识到全场为之欢呼。这一年,贝多芬的耳朵由重听变为全聋,但他依然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第九交响曲》,并在其中表达了对自由和人性的热爱。
使用骨传导创作
贝多芬在失聪后,无法听到乐曲的音响效果,于是他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法:用一根小木棒一端插进钢琴的音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通过骨传导来感受音乐的震动,从而继续进行创作。
内心的力量
贝多芬在笔记中写道:“深深的屈服于你的命运,你已不能再为自己而存在,只能是为他人而存在,对你来说,只有在你的艺术中才有幸福。上帝呀,赋予我力量吧,让我战胜自己!”这段话展示了他内心的坚强和对音乐的热爱,使他能够在困境中继续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对音乐的热爱
贝多芬认为音乐不仅是声音的组合,更是表现深刻思想的语言。即使在耳聋后,他依然坚持认为音乐是他能够献给全人类的最美好的礼物。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休想让我屈服!”。
这些片段展示了贝多芬在耳聋之后,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音乐的热爱,创作出了众多不朽的音乐作品,成为了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