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成语
茅塞顿开 释义:
原指茅草堵塞道路,后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无知。突然理解后,仿佛茅草被清除,形容瞬间开窍
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近义词: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释义:
原指山间小路由狭窄幽暗变为开阔明亮,引申为突然领悟或思路清晰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近义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恍然大悟 释义:
形容突然明白过来,常用于描述对道理、问题的瞬间理解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二、其他相关成语
如梦初醒:形容从糊涂、错误中突然清醒过来,常带有悔悟的意味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常用于宗教或哲学领域的领悟
大彻大悟:形容彻底觉悟或理解,常用于佛教或道教语境
三、用法示例
茅塞顿开:听了老师的讲解,他对物理原理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经过反复推导,他终于豁然开朗,找到了解题思路
恍然大悟:读完这本哲学书,他对人生观恍然大悟
以上成语均出自经典文献,且被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交流中,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选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