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商无信不兴”这一表述综合了孔子的原话与后人的发展,具体出处如下:
孔子的原话 孔子原话出自《论语·颜渊篇》,原文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 这句话是孔子回答子贡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时提出的,强调个人、家庭、国家层面诚信的重要性。
后人的扩展
“事无信不成”: 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原文为“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演变为“事无信不成”,强调信用在商业活动中的核心作用。 “商无信不兴”
整体意义
这一表述系统地阐述了信用在个人品德、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思想的核心内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