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送灯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解释:
迎接春天的到来
在一些地方,如老福州,正月十一被称为“上彩日”,孩子们会举着灯在家周围走来走去,这些灯一般都是孩子的外婆家送来的。送灯的意义是迎接春天的到来,让家里充满福气。
祭奠先祖
正月十五,即元宵节,有“送灯”的习俗。人们会在这一天傍晚时分,为逝去的先祖列宗们的坟头前送去一盏明亮的灯,这是一种祭奠和缅怀的方式。灯亮着象征着家族的延续和兴旺。
生肖灯
在一些地方,外婆家会在孩子出生后的每年初十前送灯,灯笼的样式和材料会随着每年的生肖年份变化。所送灯笼会搭配十支黄蒿做杆的红色蜡烛。这个习俗一直持续到孩子12岁(第一个本命年)才结束。
敬重和虔诚
“过十五送灯”不仅是对先祖的祭奠,更是一种敬重和虔诚的表现。通过在坟头前送灯,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同时希望家庭能够人丁兴旺。
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不同地区的送灯习俗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都是祈福和纪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