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最早出自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故事讲述的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一位著名画家张僧繇,他在寺庙的墙壁上画了四条栩栩如生的金龙,但这些龙都没有眼睛。当人们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画眼睛时,张僧繇回答说,一旦点上眼睛,这些龙就会飞走。起初,人们不相信他的话,但在他的坚持下,他只为两条龙点上了眼睛。结果,这两条龙真的破壁飞去,只留下两条没有眼睛的龙。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比喻在写作或讲话中,用精炼的语言在关键处点明主题,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