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审计准则是规范审计工作的专业标准,其核心要求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一、审计工作的核心目标
真实性 会计师需确保财务报表及其他会计记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通过审核原始凭证和账目核实数据可靠性。
公正性
客观评价企业经济活动,避免利益冲突,确保审计结论不受外界干扰。
独立性
保持独立判断能力,避免与被审计单位存在任何可能影响审计公正性的利益关系。
二、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
专业判断原则
会计师需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评估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形成合理结论。
审计证据原则
通过检查文件记录、询问、计算分析等手段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意见。
诚实信用原则
以诚信态度执行职责,保守审计秘密,维护职业声誉。
三、审计工作的实施要求
审计计划与控制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计划,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设计合理审计程序(如抽样测试、实质性分析等)。
重要性概念应用
运用重要性原则确定审计重点,判断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避免过度关注细节。
审计报告规范
确保报告内容完整准确,格式规范,清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及财务信息。
四、其他关键要求
独立性保障: 避免与被审计单位存在任何可能影响独立性的关系,必要时保持职业谨慎。 保密义务
持续专业发展:定期更新专业知识,提升审计能力。
五、准则适用范围
审计准则适用于各类财务报表审计,包括财务报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但需注意不同准则体系(如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
通过以上要求,审计准则旨在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维护投资者利益,促进经济活动的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