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容易忽视一些安全事项,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冬季安全小知识,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安全的冬季:
饮食安全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吃腐烂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有毒、冰冷的食品,预防中毒与腹泻。
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饮料、食品等。
倡导健康消费,杜绝学生买零食,提倡到餐厅就餐。
防冻伤
冬季要穿厚保暖,预防冻伤。学校教室、宿舍门窗随时关闭,保持严密。
当手脚冻僵时,不要在炉火上烤或者在热水中浸泡,那样会形成冻疮甚至溃烂。应当回到温暖的环境中去,使冻僵部位的温度慢慢回升。如果在野外,应当设法用大衣等将手脚包裹起来,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搓,通过摩擦增加温度,促进血液循环,以恢复正常。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活动。
课间活动要注意
课间可适当开展一些有益的健身运动,如跳绳、踢毽子、跑步等,不做危险游戏。
走在有冰冻的路面上要特别小心,预防跌倒摔伤,尤其不能到有冰的地方追跑,不得在校园内打雪仗掷雪球,以免砸伤他人,进入楼道前要将鞋上的冰雪跺除干净。
在下楼梯时,不得拥挤和推搡他人,做到上下楼梯靠右慢行,抓好扶手,预防摔倒及发生。
交通安全
步行:冬天寒风凛冽,雪花飘飘,地面上结冰,走路易摔跤,尽量不要将手揣在衣兜内行走。注意行走时不能急奔快跑。
驾车:车内使用暖风时,一定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如果感到困倦,可以将车窗打开一个小缝或者打开外循环模式,以确保空气流通。
一氧化碳中毒
煤炭要排烟,室内燃烧板炭、通过煤炉取暖等取暖一定要安装烟筒和室外排烟系统,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室外。
空气要流通,在室内通过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室外空气流通,门窗绝对不能关闭。
睡前要检查,入睡前要仔细检查是否关闭炉具,室内煤气阀门是否保持在关闭状态。
头昏要警惕,出现头昏等不适情况,要高度警惕,第一时间到室外透气,开窗通风,如长时间无法缓解,迅速就医治疗。
用电安全
电热毯:不要长时间使用,避免弄湿电热毯,不要折叠电热毯,定期检查和更换。
电暖器/小太阳:不要接触明火,不能覆盖遮挡,用电时做到人走断电,不要同时使用大功率电器。
电热水器:断电使用,镁棒更换及深层清洗保养,插座安装防水盒。
火灾安全
不在校园或其他地方随意玩火,家中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学会正确使用。
遇火灾时冷静逃生,掌握基本的灭火方法,如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和抑制法。
其他安全事项
温差突变致命风险,冬季在室内外温差大的环境中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适当增减衣物,避免身体突然受到冷热的剧烈刺激。
羽绒服与厨房安全,穿羽绒服进厨房要小心,羽绒服的绒毛可能吸附一氧化碳和甲烷,静电可能引发爆炸。
保温杯的正确使用,装热水的保温杯不要摇晃,以免气压升高引发爆炸。使用前用热水预热,或装满热水后晾一晾再盖。
保暖与心梗风险,冬天室内外温差大,注意保暖。温差过大可能导致血管急剧收缩,增加心梗风险。
暖宝宝的安全使用,暖宝宝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以免低温烫伤。建议隔着衣服贴在后腰,让全身温暖。
希望这些冬季安全小知识能帮助大家提高安全意识,度过一个安全、温暖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