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一》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抒情诗,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感受,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感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排比等,描绘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美丽和壮丽,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该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被誉为唐代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
具体诗句如下:
```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其中,“感遇”指的是作者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美好事物所引起的情感共鸣和感受。诗中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描绘了春天兰叶茂盛、秋天桂花皎洁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而“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图名利的志向。
建议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结合张九龄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更深入地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