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寓言“自相矛盾”讲述的是一个楚国人既卖矛又卖盾,在夸耀自己的矛和盾时,因自相矛盾而无法自圆其说的故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故事的具体内容如下:
背景: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
夸耀:
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武器可以刺破它。
再夸耀:
接着,他又夸耀自己的矛非常锋利,没有什么东西是它无法刺破的。
矛盾:
当有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他瞬间石化,无法回答。
结果:
围观者一阵唏嘘,他只好笑笑离开了。
这个成语通过这个故事,生动地揭示了逻辑矛盾的问题,也讽刺了那些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协调的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