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胜负判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数子法
基本规则:对局结束时,将双方的死子清理出盘外,然后对一方的活棋(包括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一个点即为一子。
贴目:为了补偿黑棋先行的优势,现行中国围棋竞赛规则规定:执黑子的一方在终局计算胜负时,贴给白方3又三分之四子(即7.5目)。这样,在胜负数棋子的时候,黑棋185个子才能为胜,胜四分之三子,胜四分之一子。
计算结果:黑方超过184又1/4子为胜,反之为负(平下不可能是和棋)。
数目法
基本规则:将棋放入本方空内(如:白方空内的死黑棋放入黑方空内),将每方空内的空格数(即无子处)相加,判定胜负(目前规则是黑贴6目半)。
计算结果:黑棋终局要贴6目半,先数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再数另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然后黑棋减去6目半,最后和白棋比较,多者为胜。
目数法
基本规则:目即棋盘上己方棋子围成的空交叉点,是衡量双方地盘大小的直接依据。一局棋终了时,双方各自所围之目的总数相减,差额即为胜负差距。
贴目:为了平衡黑方先行的优势,现代围棋普遍实行“贴目”制度,即黑方需在计算目数时额外扣除一定数量的目(如中国围棋规则中通常是7.5目)。
计算结果:若扣除贴目后黑方仍领先,则判黑胜,否则白胜。
和棋
特殊情况:在特殊棋局中,也可能判定为和棋。例如,双方实地目数完全相等,即便扣除贴目后依然持平。
无胜负
特殊情况:如果棋局因循环反复、长生、双活等特定情况导致无法继续进行,也可能判为无胜负。
综上所述,围棋的胜负判定主要依赖于数子法、数目法和目数法,特殊情况下可能判定为和棋或无胜负。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对局双方的约定和所遵循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