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收录在《朝花夕拾》中。这篇文章通过描述鲁迅小时候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展现了“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以下是我对《无常》的读后感:
人情味与公正:
无常在鲁迅的笔下,不仅是一个勾魂使者,更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角色。他为了让自己的堂房的阿侄再见亲人一面,放他回阳间半刻,结果被阎王爷认为是收了钱放人回去,被捆住打了四十下。这种对亲情的重视和对不公正的批判,让人感受到无常的善良和公正。
社会现实的讽刺:
通过无常这个形象,鲁迅深刻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文中提到“活的‘正人君子’只能骗鸟,若问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这句话,揭示了当时阳间连一个公正的裁判都没有,而阴间虽然是鬼,却是公正的。这种对比让人对现实社会中的不公和腐败感到愤慨。
对传统的怀念:
无常的形象也引发了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怀念。文章中提到,这些传统习俗和信仰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但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这些传统正在逐渐消失。鲁迅希望我们能够记住这些传统,不要让它被遗忘。
幽默与轻松的描写:
鲁迅在描写无常时,语言轻松诙谐,生动形象。例如,“鬼卒和鬼王是红红绿绿的衣裳,赤着脚;鬼卒拿着钢叉,叉环振得琅琅响,鬼王拿的是一块小小的虎头牌。”这种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庙会的场景中,感受到一种欢乐和热闹的气氛。
总的来说,《无常》这篇文章不仅让我感受到鲁迅对人情味和公正的追求,也让我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通过无常这个形象,鲁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珍视。这篇文章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也激励我要做一个有公正心和同情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