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必背的古诗词包括以下几篇:
《论语》十二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壅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阳货》)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节选部分包括屈原的名言和事迹,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包含魏征对唐太宗的十条建议,如“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等。
《师说》韩愈
包含韩愈对教师重要性的论述,如“古之学者必有师”等。
《阿房宫赋》杜牧
描述了秦朝阿房宫的奢华和衰败。
《六国论》苏洵
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王安石回复司马光批评的信件,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赤壁赋》苏轼
包含苏轼对赤壁古战场的描写和自己的感慨。
《项脊轩志》归有光
描述了项脊轩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慨。
这些篇目涵盖了文言文和诗词,是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要求背诵的重要内容。建议学生认真背诵并理解这些篇目的内容和意义,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