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来跳去的女人》的创作背景如下:
时间背景:
该小说创作于1892年,正值19世纪末,俄国社会正处于剧烈变革时期,沙皇统治下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背景:
19世纪末的俄国,妇女的社会地位依然较低,她们的生活主要围绕着家庭,很难有机会涉足公共领域。尽管1861年改革后,俄国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个人背景:
契诃夫在19世纪80年代结识了库夫申尼科娃,她爱好绘画,其丈夫是一名医官,同时也是契诃夫的好友列维坦的绘画指导老师。库夫申尼科娃的社交圈包括演员、文学家和画家,这与小说中的情节有相似之处。尽管有人认为小说是以库夫申尼科娃的生活为原型,但她和列维坦都认为这是契诃夫对他们的丑化,因此列维坦和契诃夫的关系因此恶化。
文学背景:
契诃夫以其现实主义小说著称,善于通过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反映社会现实。《跳来跳去的女人》正是他通过女主人公伊凡诺夫娜的形象,讽刺了那些追求虚荣、不切实际的人,同时赞扬了那些务实、理性的优秀品质。
创作动机:
契诃夫可能受到当时社会风气和自身经历的影响,创作了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高度概括的典型人物。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伦理道德状况,并表达了对知识分子的担忧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跳来跳去的女人》的创作背景是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剧烈变革、妇女地位的低下、契诃夫的个人经历和文学理念,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