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文案网-每一句文案都惊艳世界

红豆文案网-每一句文案都惊艳世界

二十四孝分别是什么?

59

“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宣扬孝道的二十四个故事,最早见于东汉时期,后来在元代郭居敬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被系统地整理和推广。这些故事旨在弘扬孝道精神,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爱和侍奉。以下是二十四孝的故事列表: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大象和鸟来到历山,一个帮他耕田,一个帮他除草。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年过七十,还穿上五彩衣服,扮成婴儿,逗母亲开心。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郯国人,为了治愈父母年迈患上的眼疾,他不顾艰难险阻,披上鹿皮,乔装成小鹿混入鹿群,只为取得珍贵的鹿乳。

百里负米:

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早年家贫,常穿破衣服去上学。他为了奉养父母,常常走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给双亲。

啮指痛心:

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的母亲为了试探他,咬了他的手指,他立刻感到痛苦,并表现出对母亲的极度孝顺。

芦衣顺母:

闵损,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的继母生了两个儿子,但继母不喜欢他,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闵损为了孝顺继母,总是穿芦花衣服,显得特别孝顺。

亲尝汤药:

汉文帝,西汉时期皇帝,他的母亲薄太后生病,他亲自尝药,以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拾葚异器:

蔡顺,东汉时期人,他的母亲喜欢吃桑葚,但桑葚成熟时容易被风吹落。蔡顺为了满足母亲,总是拾起掉在地上的桑葚,并且分开存放,表现出对母亲的细心关怀。

埋儿奉母:

郭巨,东汉时期人,他的母亲喜欢吃梨,但家中没有足够的梨。郭巨为了满足母亲,打算把儿子埋掉,以节省粮食来买梨。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最终获得了一个金饼。

卖身葬父:

董永,东汉时期人,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因贫穷无法安葬父亲,于是决定卖身为奴来筹集葬礼费用。

刻木事亲:

丁兰,东汉时期人,他常常用木头刻成母亲的形象,每日侍奉如生。

涌泉跃鲤:

王祥,东汉时期人,他的母亲喜欢吃鲤鱼。一次,他池塘里跳出两条鲤鱼,他立即将它们烹煮给母亲享用。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人,他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用橘子招待他们。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准备带回家给母亲吃。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时期人,他的母亲冬天睡觉时,他常常先钻进被窝,用身体给母亲暖被窝,然后才让母亲睡下。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期人,他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为了养活母亲,常常做雇工来维持生计。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人,他的父亲死于非命,他终身不面朝西坐,因为西向是父亲被害的方向。每当他听到雷声,就会痛哭流涕。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期吴国人,他的母亲喜欢吃竹笋。一次,他在竹林中哭泣,忽然长出几根竹笋,他立即采摘给母亲享用。

卧冰求鲤:

王祥,东汉时期人,他的继母冬天想吃鲤鱼。王祥在冰面上卧了几天,最终求得一条鲤鱼,满足了继母的愿望。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他的父亲被老虎咬伤,他毫不犹豫地扼住老虎的喉咙,救下了父亲。

恣蚊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