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知之”这一说法 出自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明确表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这意味着他并非生来就懂得所有知识和道理,而是通过热爱古代文化、勤奋研究来获得的。尽管有人认为孔子是生而知之,但他本人并不认同这种看法,并强调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
此外,在《论语·季氏》中,孔子进一步阐述了不同人获取知识的方式,将“生而知之”视为最高等级,其次是“学而知之”,再次是“困而学之”,最下是“困而不学”。这再次表明了他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并不认为有人能够不经过学习就天生具备所有知识。
因此, “生而知之”是孔子提出的观点,他认为这是最上等的情况,但实际上,他强调的是通过学习和勤奋研究来获取知识和道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