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他拜师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然而,由于沈周的称赞,唐伯虎渐渐产生了自满情绪。一次吃饭时,沈周让他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深感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是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面对大嫂一再羞辱,隐忍不发,最终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后来有一个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汉文帝亲尝汤药
汉文帝母亲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不分昼夜尽心照顾母亲,把侍奉母亲当成一件大事来做。夜间睡的时候,眼睛没有闭好过,衣带没有解开过,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对于母亲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看看会不会太烫或太苦,才放心地端给母亲服用。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母亲足足病了三年,他也服侍了三年,母亲的身体才好转过来。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把头皮扯痛了,马上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毛遂奋勇自荐
毛遂是战国末期薛国(今滕州南薛城里,张汪、官桥一带的人)人。公元前261年,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邯郸震动,赵王急召平原君商议退敌救国之策。平原君说:“为今之计,只有求救于诸侯。魏与在下是姻亲,关系素善,求之则发救兵。”赵王依从。平原君乃战国四君子之一,此四君子皆以礼贤下士闻名于世。平原君有门客三千,毛遂位居末列。平原君回至府中,急招门客,言明使楚合纵之事,并欲选拔二十人随同前往。最后,毛遂于下座挺身而起,道:“毛遂不才愿往。”平原君见毛遂面生,又不曾听左右提起过毛遂,便有意试探:“先生居胜之门下几时了?”毛遂回答:“臣在胜之门下三年,未尝有所闻。”平原君曰:“先生不以臣为愚,幸甚幸甚。”遂与十九人随平原君往楚,毛遂自荐出使,最终成功使楚合纵,解救赵国。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