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原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道号浮休道人,是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和抗元名臣。他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自幼聪颖,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皙如玉。他在孩提时便立志报国,20岁时在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中选吉州贡士,并随父前往临安应试。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宋理宗亲自定为状元。
文天祥在官场上历经沉浮,他多次被贬迁和罢黜,但始终忧国忧民。德祐二年(1275年),元军迫近南宋京城临安,他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他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
文天祥的文学作品密切反映现实,艺术地反映了他的斗争生活和爱国思想,展现了南宋军民抗击元军的情景,写得沉郁悲壮,感人至深。他的代表作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流传千古。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柴市(今北京东四北大街府学胡同,一说在宣武门外菜市口)从容就义,年四十七。他的陵墓位于江西吉州庐陵县,谥号为忠烈。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