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
这首诗以菊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感慨与怅惘。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菊花自喻:
诗人借菊花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无人赏识的孤独和无奈。菊花在秋天开放,虽然不如春天的兰花那样馥郁,但也有其独特的芳菲。
时光流逝:
诗的前四句赞美了菊花的美丽,但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菊花虽然美丽,但却在无人采撷的情况下,白白浪费了清露的滋润,最终只能飘落凋零。
功业未成:
诗人通过菊花的命运,表达了自己功业未成、愿望难以实现的怅惘。菊花在荣盛时无人采撷,飘落时无人理睬,正如诗人在人生盛年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和赏识。
寄意遥深:
这首诗全用比兴手法,通过描绘菊花的命运,寄寓了诗人对人生易老、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人希望有人能及时采撷菊花,以免其白白飘落,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知音难寻的无奈和悲叹。
综上所述,《感遇·其二》通过借菊花自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感慨与怅惘,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悲叹。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白作为伟大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魅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