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以下是他生平的主要时间线:
早年经历(1924-1949)
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
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回国与核武器研制(1950-1958)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被选为研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开始了长达28年的核武器研制工作。
原子弹与氢弹的研制(1958-1970)
1958年,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
1967年,组织领导并参与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与试验工作。
在核武器研制过程中,邓稼先始终站在武器制造的第一线,不计名利,默默奉献。
晚年与逝世(1970-1986)
1970年代初以来,继续在中国新的核武器工作中作出贡献。
1986年7月29日,因癌症逝世,享年62岁。
邓稼先的一生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精神和技术成就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