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学说名言反映了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智慧,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农家学说名言:
救荒不如备荒,备荒莫如急农时。清代魏源在《吴农备荒议》中提到,与其等到灾荒来临再想办法,不如提前防备,而最好的防备就是抓住农时。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代翁卷的诗句描绘了乡村四月的繁忙景象,农民在完成了蚕桑工作后,紧接着又要进行插秧。
无奈今年又苦旱,塘水少于衣上汗。清代赵俞的《踏车曲》反映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农民们辛勤劳作却仍然面临水源短缺的困境。
田家何待春禽劝,一朝早起一年饭。宋代邵定翁的诗句强调了农民早起劳作的重要性,早起耕作关系到一年的粮食收成。
鸡粪肥效高,不发烧死苗。这是一条关于农家肥使用的名言,表明鸡粪能够提供高效的养分,有助于作物生长,避免因干旱等原因导致的作物死亡。
人补桂圆和蜜枣,地补河泥和粪草。这句话说明了人和地都需要补充营养,人通过食物补充,地则通过河泥和粪草来增加肥力。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这句话表达了秋季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处暑时节降雨的宝贵。
白露收大秋,早熟又早收。白露时节是收获的季节,此时收获可以确保作物成熟,并且能够提前收获。
追肥在雨前,一夜长一拳。追肥在雨前进行,可以利用雨水促进作物生长,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追肥的重要性。
长嘴的要吃,长根的要肥。这句话强调了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特别是根系发达需要更多的养分。
刀子嘴,豆腐心。这句话形容农民在耕作时既要果断又要细心,既要敢于下手又要细心照料作物。
若要庄稼旺,适时把粪上。适时施肥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的关键,这句话强调了施肥的及时性。
东风急溜溜,半夜雨稠稠。这句话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预测天气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事活动。
鞭打快牛,枪打出头。这句话鼓励农民勤奋努力,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
人是饭力,地是肥力。这句话说明了人和土地都需要养分,人通过食物获取能量,土地则通过施肥获得肥力。
麦怕胎里旱,麦怕三月寒。这句话指出了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个关键问题,即胚胎期干旱和三月间的寒冷。
种地不上粪,一年白费劲。这句话强调了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没有施肥的田地很难获得丰收。
一冬早,三季好。这句话表明冬季的早作可以确保三季的好收成。
犁田过冬,好过担粪壅。这句话建议在冬季进行犁田,这样可以避免春季担粪的麻烦。
人怕老来穷,禾怕寒露风。这句话表达了人和作物都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人怕年老体弱,作物怕寒露风。
人不缺地工,地不缺人粮。这句话说明了只要人勤地不懒,就能保证粮食的丰收。
青蛙开口早,早禾一定好。青蛙开口早预示着春季气温回暖,早禾作物会有一个好收成。
竹开花,饿死农家。这句话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预测天气变化,竹花开放可能预示着干旱,对农家不利。
稔子结卜,耙田撒谷。这句话表明稔子成熟时要及时耙田和撒谷,以确保丰收。
九九不通沟,小麦十分收。这句话通过观察数九寒天,预测小麦的收成情况,九九不通沟意味着冬季寒冷,小麦生长受到影响,收成可能不佳。
八月田鸡叫,耕田犁头跳。这句话通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