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呼吸的课堂》读后感
在茫茫书海中,我邂逅了董一菲老师的《自由呼吸的课堂》。这本书不仅是一列火车,更是一次奔驰的机会,让我得以领略“诗意语文”的芳华。通过阅读,我深刻体会到了“读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这句话的内涵。
书中,董一菲老师从追寻诗意语文的芳华和把专业成长当作信仰这两个方面,呈现了她独特的教学主张、教育思考和专业成长建议。她揭示了自己一步步成长为名师的内在原动力,并展示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成就教师内成长和诗意演绎课堂教学艺术。整本书无论是教学主张、课堂语言、授课技巧,还是师生对话,都堪称绝美,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温度和情怀。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董老师诗意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令我心向往之。她通过创意备课和上课,精彩地呈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似跳跃的精灵,闪着光亮,给我启迪。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师的基本功的重要性。学生的课堂回答是教师的课程资源,但教师如果没有能力去把握,这些资源就会悄悄流失。这让我意识到,教师的心理素质、应变掌控能力和文学素养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经过课堂的历练和平时的日积月累,教师才能更好地应对课堂上的各种情况。
“对比”也是课堂教学的一把利器。董老师在教学中多次引入绘画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和波提切利的《春》,让学生在课堂进行对比阅读,从而触类旁通,起到独特的教学效果。
让阅读教学走向深入也是书中提到的重点。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发言,教师可以在思考和交流中不断成长。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中成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自由呼吸的课堂》不仅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真正教育的决心。它让我反思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不足,也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
建议:
教师基本功的培养:
教师应注重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应变掌控能力和文学素养,以便更好地把握课堂资源,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运用对比教学:
通过对比不同作品或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理解和创造。
深入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反思与改进:
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