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术语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生产安全、职业安全、安全管理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生产术语:
安全 :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的状态,是人类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安全生产:
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安全治理:
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逸结合,加强安全生产,使劳动者安全顺利地进行生产所采取的一系列法制措施。
生产安全:
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本质安全:
设备或系统在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等各个阶段都考虑了安全因素,确保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职业安全:
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安全管理:
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采取的一系列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措施。
隐患:
指潜伏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或条件。
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安全生产工作划分为不同层级,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
“一必须,五到位”:
必须依法生产经营,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五落实,五到位”
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
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
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
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一条红线”:
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三项建设”:
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和执法队伍建设。
“三个到位”:
思想认识要到位、履行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
“三个结合”
把专项整治与落实安全生产保障制度结合起来,督促企业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
把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一通三防”:
通风、防瓦斯、防火、防尘。
“三同时”:
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至竣工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都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要求进行建设与管理,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三源”:
重大危险源、伤害源、隐患源。
“五项落实”:
落实整改的项目、措施、部门和负责人、时间、督察验收负责人。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三宝: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四口:
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五临边:
基坑周边、框架结构的施工楼层周边、屋面周边、未安装栏杆的楼梯边、未安装栏板的阳台边。
这些术语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企业和个人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