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胜负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目数与子数
围棋的目标是在棋盘上争夺361个交叉点,这些交叉点被称为“目”或“子”。终局后,一方棋子所占的目数加上所围的空点即为该方所得之点,黑白子之间的空点为双方各得其半。
在计算目数时,首先将双方的死棋拿掉,然后分别计算黑方和白方围住的交叉点数量。超过361/2(即180.5个)为胜,少于180.5个为负。
贴目法
为了补偿黑棋先下子的优势,现行中国围棋竞赛规则规定,执黑子的一方在终局计算胜负时,需要贴给白方3又3/4子(即21.5目)。这样,黑棋需要围住185个子才能为胜,胜四分之三子,胜四分之一子。
在日韩规则中,白棋178子为胜,黑棋184子为胜,黑棋在终局时也需要贴6目半。
劫争与双活
劫争是围棋中一种特殊的战斗形式,涉及双方交替提子、填回的循环过程。劫争的胜负往往决定局部甚至全局的得失。在终局计算目数前,所有未解决的劫必须达成“劫材耗尽”或“单劫逆转”的状态。
双活是指双方棋子相互依托,形成无法被对方单独捕获的共生状态。在双活区域内,双方均无目数收益,此部分不计入总目数计算。
提议终局与数子
一局围棋接近尾声时,任何一方认为局势已定,可提议终局并开始计目。对方如无异议,双方开始正式数子。
和棋
在特殊情况下,如棋盘上共有361个交叉点,且双方各占一半时,可判定为和棋。
综上所述,围棋的胜负判定主要通过目数与子数的计算,结合贴目法、劫争与双活等特殊情况的处理,以及提议终局和数子的程序来确定。这些规则确保了围棋比赛的公平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