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的人生重要节点如下:
1924年6月25日: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
1936年:
12岁时插班考入北平崇德中学初中二年级,与杨振宁成为好友。
1940年:
16岁时因对日寇的欺压愤恨反抗而离开北平,辗转到达昆明。
1941年:
17岁时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与杨振宁同系,相交甚厚。
1946年:
22岁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与许鹿希初识。
1948年:
24岁赴美留学。
1950年:
26岁获普渡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九天后即登船返回新中国,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八年。
1953年:
29岁与许鹿希结婚,其后女儿邓志典、儿子邓志平相继出生。
1956年:
32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
34岁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任理论部主任,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自此隐姓埋名工作28年。
1963年:
39岁完成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9月承担氢弹的理论设计任务。
1964年:
40岁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
43岁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2年:
48岁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
1979年:
55岁。
1985年7月31日至1986年7月29日:
邓稼先和妻子许鹿希相伴的最后一段时光。
1999年9月18日:
北京召开了两弹一星功臣表彰大会,邓稼先被授予金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这些节点概括了邓稼先一生中的主要经历和成就,从他的早年生活到晚年,展示了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