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是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主要用于形容女子身材修长、挺拔,以及气质高雅。该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植物,如荷花、竹子等的挺拔姿态。
亭亭玉立的含义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玉立:比喻像玉一样洁白美丽地站立。
亭亭玉立的用法
作谓语:例如:“她身穿一袭长裙,亭亭玉立于舞台中央,引得众人瞩目。”
作宾语:例如:“在花园中,一群亭亭玉立的荷花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作定语:例如:“他眼中浮现出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形象。”
亭亭玉立的反义词
其貌不扬:形容人长相丑陋。
亭亭玉立的近义词
袅袅婷婷:形容女子身姿轻盈、柔美。
风仪玉立:形容人风度仪表端正、举止大方。
婷婷玉立:虽然存在,但现规范写法为“亭亭玉立”。
亭亭玉立的出处
最早可追溯至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容止》。
后世逐渐将“亭亭”与“立”结合,用以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姿态端庄美好。
亭亭玉立的文化内涵
女性美好身姿与气质的象征:该成语不仅描绘了女子外在的体态美,更强调内在的气质和风度,是内外兼修之美的象征。
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描绘手法:在文学作品中,亭亭玉立常被用来赞美女性的美丽和优雅,或者描绘自然景物的优美姿态。
综上所述,亭亭玉立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成语,既能够形容女性的外在美,又能体现其内在气质,是描述人物外貌的常用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