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安全
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如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过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等。
12岁以下的小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上路,乘坐父母的自行车时,不站在后座上。
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追车、扒车、强行拦车。
乘坐公交车、校车或其他车辆时,不要在车辆行驶途中将头、手、身体伸出窗外。
防火安全
不将火柴、打火机当作玩具,也不烧东西玩。
点蚊香时,注意不要靠近窗帘、蚊帐、床单等可燃物。
家用电器必须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低年级学生禁止单独使用这些电器。
不放鞭炮,遇到别人放鞭炮要远离,不捡拾鞭炮。
常见的灭火方法:用水灭火;用东西盖住灭火;用沙灭火。
用电安全
不私自乱拉电线。
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
防拐安全教育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安全
上课要遵守纪律,听从老师指挥,体育课、活动课上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地使用体育器材。
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道内玩耍,严禁在楼梯扶手上嬉戏。
参加集体劳动,一定要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听从指挥,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其他安全
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
不准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等文具,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小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确保小学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