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和 守株待兔都是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用来讽刺那些不劳而获、不知变通或者自欺欺人的行为。
掩耳盗铃
故事内容:春秋时期,晋国有人想偷一口大钟,由于钟太大太重,无法搬动,于是想出把钟敲碎再搬回家的办法。当敲钟的声音响起,他吓得赶紧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别人也听不见钟声。结果,他的行为被人发现,最终被捉住。
寓意:这个故事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形容自欺欺人的行为。
守株待兔
故事内容: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在田里耕作,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此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结果,他再也没有等到兔子,反而因为荒废了田地而饿死。
寓意:这个故事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这两个故事都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自欺欺人的行为,提醒人们要脚踏实地,通过辛勤劳动来获得成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