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的写作背景主要涉及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中国社会。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各种政治、社会、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对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以及引领时代潮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萧红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小说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当时社会人民的命运和内心世界。因此,萧红创作《回忆鲁迅先生》的时候,正值中国的社会变革时期,她通过小说中主人公的回忆展示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民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和挑战,同时也通过主人公对鲁迅的怀念和回忆,表达了她对鲁迅思想和文学价值的崇敬和认可。
鲁迅去世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作于鲁迅先生逝世三年后的1939年,全篇共18535字,47个小节,有的小节长达数页,有的则短至一两个句子。作者以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将鲁迅置身在日常生活中去描写,使他的形象生活化、真实化,不仅可敬更加可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