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上元竹枝词》(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南乡子·宿州上元》(宋)苏轼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
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
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宋)汪元量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
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
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
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
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元夕无月·其二(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夕诗(清)施闰章
燕台夜永鼓逢逢,猎炬金樽烂漫红;
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箫唱遍江南曲,火树能焚塞北风;
惟有清光无远近,他乡故国此宵同。
元夕影永冰灯(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这些古诗不仅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还表达了诗人们对节日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这些诗词能帮助六年级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