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有许多有趣的民俗原文摘录,以下是一些精彩的片段及其赏析:
迎神赛会
原文摘录:
> 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写了很多绍兴地区的民俗文化,如《狗猫鼠》中提到的“我的床前就帖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象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
赏析: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绍兴地区迎神赛会的习俗。通过“八戒招赘”和“老鼠成亲”两张花纸,展现了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和童真童趣。花纸上的图案不仅富有创意,还充满了生活气息,反映了当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吃福橘
原文摘录:
>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让“我”吃福橘的习俗。在元旦的第一天,早上起来,要先吃一点福橘,还要对长辈说一句吉祥话。
赏析:
这段文字描写了元旦当天吃福橘的习俗,并强调了其中的礼仪和祝福意义。吃福橘不仅是对健康的祈求,更是对长辈的尊重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节日的仪式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迎神赛会的热闹场景
原文摘录:
> 在《五猖会》中,鲁迅先生对赛会的描写:“开头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
赏析: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迎神赛会的热闹场景,从“塘报”到“高照”,再到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展现了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和孩子们的欢乐。通过这些描写,鲁迅不仅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还揭示了这些仪式背后的深层意义,即底层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精神寄托。
无常的善心
原文摘录:
> 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赏析:
这段文字描写了鲁迅对无常的敬佩之情。无常在绍兴文化中被视为具有人性的一类鬼,甚至能勾魂时让死者说完遗言。鲁迅通过无常的形象,表达了对人性善良一面的赞美和对法理与同情并重的思考。这种对比让人深刻体会到,即使是最冷酷无情的角色,也有其温情的一面。
这些摘录不仅展示了《朝花夕拾》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赏析,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民俗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