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因不努力而失败的名人事迹如下:
吴王夫差: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替父阖闾报仇,富国强兵,最终一战败越。本来已经要灭了越国,却半途而废,后来放虎归山,自己则贪图享乐,不再励精图治。最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坚持不懈,20年一举灭吴,夫差身死国灭。
方仲永:
宋朝方仲永,五岁就会写诗,达到了“指物作诗立就”的程度。但由于他的父亲经常带他到处炫耀会客,使他不能继续学习,智力日益走下坡路,后来神童也逐渐变成了平庸之辈。
崇祯皇帝: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空想着中兴,但从不着手处理国事,而是用一种自以为是的荒唐手段,希望有什么非自然力来实现自己的中兴之梦,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欧文(1771~1858年):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生于威尔士蒙特利尔一个手工业家庭,10岁辍学当学徒,19岁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纱厂的经理。他虽然有一定的才华和成就,但并没有持续努力,最终未能实现更大的理想。
赵括: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然而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这些事例表明,即使拥有天赋或初期的成功,如果不持续努力和学习,最终也难逃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