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自君之出矣》是唐代宰相张九龄的一首五绝,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
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简洁明了地引出了全诗的主题。良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这一事实触发了女主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与哀愁。诗人并未直接说明良人离家的时长,而是通过“不复理残机”一句,巧妙地传达出这一信息。织机残破,久未修理,不仅象征着女主人长时间未上机织布,更透露出她内心的空虚与寂寥。同时,“君出机残”与“人去楼空”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景象残旧、气氛冷清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将女主人内心的思念比作皎皎明月,夜夜减清辉。这一比喻既形象又生动,将女主人纯洁无邪、忠贞专一的情操与明月的光辉相映成趣。通过“夜夜减清辉”的描绘,诗人含蓄而婉转地表达了女主人对丈夫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典故,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来进一步烘托出女主人因思念而消瘦的形象。这种典故的引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还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清新可爱,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总的来说,《赋得自君之出矣》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描绘了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