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来自《礼记》,强调了个人修养、家庭和谐、国家治理和天下太平的递进关系,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的一句名言,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原则,意味着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体现了尊重和理解他人的理念。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出自《尚书》,意味着自满会招致损失,而谦虚则能带来好处,强调了谦虚谨慎的重要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三国志》刘备语 译:见到善的行为要努力追求,见到不善的行为要立刻避开,以免受到不良影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官者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译: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能够坚守节操而不改变;在强权下,能够保持自己的立场而不屈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出自陈胜吴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力拔山兮气盖世出自项羽的《垓下歌》。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岳飞的《满江红》。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出自东汉班彪在给汉光武帝刘秀的奏章之中的一句话。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些名言不仅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