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给外甥买灯笼的习俗主要源于我国的传统春节民俗,具有多重寓意:
前途光明,幸福美满:
正月十五前,娘家人从女儿出嫁后第一个春节起给她“送灯”,寓意前途光明,幸福美满。等女儿有了孩子后,娘家人便把灯笼转送给女儿的孩子,也就是舅舅给外甥送灯笼的习俗。
长命百岁,日子红红火火:
第一年送富贵灯和火罐灯,寓意孩子长命百岁,日子红红火火。
性别寓意:
第二年送灯的选择就多了,一般男孩送马灯,女孩送石榴灯。此外还要送一把蜡烛,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成年礼:
到第十二年,要“全灯”,舅舅家要给孩子送一个高档的大灯笼,寓意着孩子长大成人。
亲情和祝福:
舅舅给外甥送灯笼,谐音“照舅”,寓意“照旧”,是说亲情年年一样,并且要持之久远。同时也包含着舅家人对外孙或外甥的祝福,给孩子送亮送红,指引他们走明路,走大道,一年中精精神神,光光堂堂,红红火火。
健康和平安:
正月十六出去逛还有一层意思“溜百病”,预示着来年一年都没病没灾。
学业进步和事业成功:
舅舅给外甥送灯笼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外甥虽然是爷爷奶奶的亲孙子,但也是姥爷姥姥的亲外孙,大过年的,孩子点上舅舅送来的灯笼,也有为姥娘家增光添彩的意思。此外,甘蔗挑灯笼,寓意:打灯笼照舅,照的他舅日子红红火火,事业像甘蔗一样节节高升。照的外甥平平安安学业进步。
综上所述,舅舅给外甥买灯笼的习俗不仅是对孩子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也是对亲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通过送灯笼这一行为,舅舅表达了对外甥的关爱和期望,同时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欢乐和祥和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