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名什么道”似乎是在询问关于“道”和“名”的哲学概念,特别是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个“道”指的是万物的主宰,宇宙生命的总源头,绝对唯一永恒存在不变的虚无大道(一元的无)。
第二个“道”是可以被言说的,可变化之道,是道的运行与应用(二元的有)。
“名可名,非常名”中的第一个“名”指的是人们对万事万物描述的名称、名相、称谓、标签,大道无名之名,大道原本无名,为了阐述表达代表道的概念,无奈强立其名曰道。
第二个“名”指的是可以用文字表达、描述、形容出来的名相名称存在(大小、多少、上下、重量),故有物有象才有名,有了具体的名,就不是恒常存在的名了。
无之道与有之道
无之道是常道,是本原之道,是讲不清说不明之道,就像三维世界的我们无法理解更高维度世界的规律一样。
有之道是我们所能探究的道之有的部分,这一部分也是可给我们启示的部分。
道与名的关系
道是独立而不改,先天地而生的,是恒久存在的。
名是抽象的、思考的、属于大脑的逻辑,道是真实的、天然的、属于心的感觉。
道可生万法,依道而行,而不是依知见而行,这才是最准确的、对你最有利的。
综上所述,“什么名什么道”在哲学上探讨了“道”和“名”的深刻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永恒存在,而名是人类对事物描述的名称。道是真实的、天然的,而名是抽象的、人为的。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