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谐音特点的歇后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通过音同或音近的字词来表达双关意义。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飞机上放鞭炮——响(想)得高。
四两棉花——弹(谈)不上。
寿星打靶——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山林中烧火——就地取材(柴)。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冻豆腐——难办(拌)。
大公鸡闹嗓子——别提(啼)了。
旗杆上挂剪刀——高才(裁)。
灯草做拐杖——做不得主(拄)。
竹林里栽柏树——亲(青)上加亲(青)。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下雨不打伞——临(淋)到头上了。
年初一吃酒酿——头一遭(糟)。
六月里戴手套——保守(手)。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31. 一二三四五六——没事(四)。
32.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33. 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34.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35.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36.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37.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38.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39. 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这些歇后语通过谐音和比喻,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还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通过这些歇后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汉语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