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登场:
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唱念做打:
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演员的四种基本功夫。
生旦净末: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
插科打诨:
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锣鼓喧天:
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有板有眼:
意思是指说话、做事很有条理,也指戏曲唱腔合乎节拍。
余音绕梁:
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字正腔圆:
形容歌唱咬字清楚,腔调圆润。
载歌载舞:
形容表演者边唱边跳,气氛热烈欢快。
动人心弦:
形容事物激动人心,非常动人。
感人肺腑:
形容非常感动人心。
阳春白雪: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较高雅的歌曲,后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南腔北调:
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带着方言。
科班出身:
指旧时招收儿童培养为戏曲演员的组织,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逢场作戏:
原指艺人遇到合适的场合就表演,后指逢场作戏,随俗应酬。
优孟衣冠:
比喻假装古人或模仿他人。
衣香鬓影:
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借指妇女。
霓裳羽衣:
指仙乐神舞,后用以表示舞蹈的优美轻盈。
剑气箫心:
比喻心怀幽怨的人,有如孤鹤凄凉之鸣,伤痛凄苦。
这些成语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戏曲表演的艺术特色、表演形式、角色分类以及演员的表演风格等,是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的重要词汇。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