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用以表达自己北定中原的决心和安排。以下是一些关键字的解释:
出:
出征。
师:
军队。
先帝:
指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这里用来尊称已去世的君主。
创:
开创,创立。
业:
统一中原的大业,基业。
未:
否定副词,表示没有。
而:
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中道:
中途,半路上。
崩殂:
死亡,这里特指帝王之死。
益州疲弊:
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
三分:
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恢弘:
发扬扩大。
妄自菲薄:
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引喻失义:
说话不合道理,比喻不当。
塞:
堵塞,阻隔。
忠:
忠诚。
谏:
规劝。
陟罚臧否: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躬耕于南阳:
亲自,自身。
先帝不以臣卑鄙:
低微鄙陋;屈尊就卑。
夙夜忧叹:
朝夕,日夜;效果。
深入不毛:
指地面所生长的草木,这里形容深入荒凉之地。
临表涕零:
落泪,表示悲伤。
这些字词的解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出师表》的内容和背景,以及诸葛亮对蜀汉国家的忠诚和对统一大业的执着追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